农二代童鑫良  青春汗水挥洒渔业创新路

余姚电商资源网转载

 

 

农二代童鑫良:青春汗水挥洒渔业创新路

20220804    

  余姚新闻网讯(记者 赵静)近日,朗霞街道新南王村的市伯增水产养殖场内一派忙碌的景象,童伯增、童鑫良父子俩正与几名帮工一起,合力起捕水塘里的鱼苗。

图为烈日下童鑫良提着满满一桶鱼苗前去售卖。记者 赵静 摄

  “我是老客户啦,几乎每年都要到这里来买鱼苗。他们服务好,鱼苗养得健康,在他们这里买鱼苗,我放心。”来自上虞的何师傅告诉记者,“今天我买了花鲢、鲫鱼、草鱼等鱼苗共有4万尾。”

  市伯增养殖场是一家从事鱼苗选育的农业龙头企业,主要繁殖马口鱼、白鲢、草鱼、鲫鱼等鱼苗,由童伯增于2001年投入150万元创办经营,占地面积105亩。80后的童鑫良大学毕业后,便跟随父亲一起从事水产养殖。童鑫良现任市水产学会理事,还是我市唯一的马口鱼繁殖人工催产技术掌握者。

  原来,近来年,随着乡村游的兴起,溪鱼成为很多农家乐餐馆的当家菜品,市场需求量巨大。因其营养价值好,销售价格高,导致滥捕现象时有发生,溪鱼野生资源急剧萎缩。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上级水产部门提出在我市开展溪鱼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研究。童鑫良获悉后主动配合,与上级水产部门技术人员一起,多次赴丽水、台州等地考察学习,综合考量后选择了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马口鱼作为养殖目标,从而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新型渔业发展和助力乡村旅游业紧紧连在一起。

  马口鱼作为野生溪鱼,在人工养殖中对水质、饲料等要求极高。2016年,刚开始对马口鱼进行实验性繁殖试验时,童鑫良可参照的养殖经验很少,更没有现成的技术能予以指导。但他不怕困难,刻苦钻研,在亲鱼大量死亡仅繁育成功几尾仔鱼的情况下,依然坚定不移,继续进行探索。通过反复实验,2017年,童鑫良摸索出了一整套从池塘水质管理到配合饲料投喂的全新的溪鱼养殖模式,成功培育出初孵仔鱼1万尾,养成商品鱼4000多条。2018年,童鑫良采用人工催产技术大规模同步繁育方案又获得成功,同年,市伯增水产养殖场被授予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淡水鱼试验基地。目前,在各级水产部门的帮助下,他人工养殖的马口鱼苗已在我市平原河流水中成功繁育,给我市渔业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亮点,开辟了新的特色。

  这几年,童鑫良一直致力于溪流性鱼类和水产新品种的繁育,“去年我们养殖场引进了石斑鱼,不但试养成功还进行了繁殖培育。今年6月份,我们养殖场又引进了水产新品种——太湖鲂鲌,太湖鲂鲌是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选育出来的新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抗应激能力强、食性杂、养殖成本低、性情温驯、易捕捞和活鱼上市等特点。经过一个月的标粗,全长达到了4厘米,目前开始围捕销售。为确定苗种的成活率、保证苗种的质量安全,前不久,我市水产技术专家来到我们养殖场对苗种进行了抽样计数,并对其进行了检疫。”童鑫良自豪地告诉记者,“太湖鲂鲌处于试养阶段,现在主要是对水质、投饲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涉及到水体的溶解氧,还有水温。”

  在水产养殖的新时代,童鑫良既是新型水产养殖户的“排头兵”,也是上级管理和技术指导部门与当地养殖户之间良性互动的纽带和桥梁。近年来,童鑫良还将自己掌握的最新渔业知识、科技信息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周边的水产养殖户,耐心指导他们科学养鱼,科学防病。对一些养殖效益不确定的项目,他总是先投入先试养,成功后再推广,有效带动了周边养殖户一起致富,把一方方鱼塘变成一个个“聚宝盆”。

  “现在我们以渔业科技创新为引领,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推动传统渔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余姚样板’。”童鑫良信心满满地说着。

 

                                                                                                                                         

                                                                                                                                                                                                          (来源:余姚新闻网-余姚日报 编辑:夏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