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经济”向“新”升级!“美妆小镇”发展势头迅猛 2024-12-16 来源: 姚界客户端 记者 张云霞 12月15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马渚镇的宁波市云雾塑业有限公司30万级无尘车间,只见工人们身穿防护服、头戴防护帽,正在快速组装一批粉饼盒,现场一派紧张忙碌的景象。
加工生产忙 “这几批价值800多万元的粉饼盒订单,我们要在春节前赶出来。进入四季度,生产订单不断,工人们每天加班加点忙生产。”该公司副总经理施林介绍,粉饼盒主要供应给国内外知名彩妆品牌客户。目前,各个车间“火力全开”,实现日生产粉饼盒3万套。 “云雾塑业”是马渚镇亩均效益优秀企业之一,深耕化妆品包材行业30余年,多次荣获国际化妆品设计大会创新包装企业、中国美容博览会领衔品牌、中国化妆品优秀供应商等称号。 近年来,“云雾塑业”加快“美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致力于研发生产粉饼盒、散粉盒、口红管、香体膏盒、防晒膏盒等新产品,与自然堂、花西子、联合利华等国内外数十个知名彩妆品牌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截至11月底,该公司已实现产值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生产订单更是排到了次年2月底。 该公司坚持“技术引领、创新赋能”,近三年来,先后应用ERP数字化管理系统、MES生产管理系统等,建立起一整套完善高效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使企业效益大幅提升。眼下,“云雾塑业”正加快建设集注塑、烫金印刷、组装等全流程为一体的独立彩妆生产研发中心项目,预计明年投产后,将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动能。 “云雾塑业”蓬勃发展的态势,体现了马渚镇聚焦化妆品包材(以下简称“化包”)产业发展,持续推动化包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果。化包产业是马渚镇传统特色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化包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产业链逐步完善,从低端向中高端进军,从原来的日用喷雾包装拓展到膏霜瓶、乳液瓶、真空瓶等多个系列。近年来,随着国货彩妆的“崛起”,不少企业开辟“新赛道”,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化包产品 近年来,马渚镇积极打造国内领先、产业集聚、特色鲜明的运河“美妆小镇”,该镇在化包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技改投资等方面始终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经过政策引导、产业布局、项目招商,该镇展现出了极强的化包企业集群优势。截至目前,全镇已有化包企业300余家,其中规上化包企业27家,占全镇规上企业数量的25%。截至今年11月底,全镇规上化包产业产值达到2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增幅16.3%,达到五年内最快增速。 “美妆小镇”产值能够增长,离不开先进的技术与良好的营商环境。 坚持数字改造“谋突围”。马渚镇深入实施化包“名配角”战略,以新一轮美妆产业规划为引领,做大做强特色经济,推动成为浙东美妆包材产业基地。全镇化包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步伐,努力实现转型升级、提档增效。比如宁波劳仕塑业有限公司积极打造模具数字智能化工厂,成为国内首创的化包行业“21天模具生产车间”。该镇还着力健全“数字工厂”培育体系,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促进化包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目前,晟祺实业、银河日用品等9家企业已被纳入数字化试点改造名单。 集聚发展“优配套”。马渚镇充分发挥各企业优势,积极引导美妆小微园区完善设计、展贸、研发、检测、物流、培训等供应链条,着力拉长产业链条,避免同质竞争,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该镇加快更新生产配套设施,扩容总用电线路变压器容量,新建约1万平方米的集中仓储用房,向园区企业提供租用服务,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目前,全镇已有25家化包企业通过租借仓储用房,有效缓解了产品堆放场地难题。 提档创新“添动力”。马渚镇鼓励中小企业积极研发创新型产品,增加实用新型专利数量,推出更多质量过硬、市场欢迎度高的“拳头产品”。今年以来,全镇共申报各类化包专利73项。去年,该镇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阳明学院展开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创新党建联建模式,在化包标杆企业建立阳明学院“马渚精匠”基地,充分发挥市化妆品包装行业协会纽带作用,建立“无缝链接”的职业培训模式,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截至目前,阳明学院“马渚精匠”已开班一期,培训学员29人次。
来源:余姚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