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寻找8000年前的海岸故乡 余姚井头山遗址二期发掘启动

余姚电商资源网转载

 

媒体聚焦    寻找8000年前的海岸故乡 余姚井头山遗址二期发掘启动

                                                                                                          20221006

  928日,在余姚井头山遗址二期发掘现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主任、井头山考古队领队孙国平正埋头“挖土”,面庞黧黑,双手沾满淤泥。

  二期基坑已挖至地下8米多深,露出遗址最浅处的7800年前的文化层,一片片夹杂在土层中的白色物体,就是井头山先民吃掉后丢弃的贝壳。而这些土层,正是中国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贝丘遗址,将中国东南沿海先民向海而居的历史推向8000多年前。

  
孙国平在清理用芦苇秆编织的脆弱鱼罩 拍友 陈斌荣 摄

  “目前,只知道先民吃什么,但居住环境、村庄布局如何仍未可知。人类8000年前的历史,还要追寻下去。”孙国平说,“找房子”就是井头山遗址二期考古发掘的主旨。

  今年,是孙国平从事考古的第34个年头,57岁的他已是两鬓华发。“如果仍未能如愿找到任何建筑遗迹,这个谜底就要交到下一代考古人的手中!”

  考古就是这样,多代人接力前行。浩瀚宇宙中的这个星球上,井头山或许只是一个坐标点:北纬30.0265°,东经121.3635°,但坐标之下,这方“库存”总量达到2万平方米的史前遗址,正在一点一滴“复活”中国沿海最早渔民鲜活的生活场景。

  
鸟瞰井头山遗址(一期) 拍友 陈斌荣 摄

  就像“切豆腐”一样,剖开层层淤泥,8000年前的海岸故乡一步一步“照进现实”——

  河姆渡的“爷爷”找着了

  “二期基坑就位于一期的西北角,靠近山脚,具备发现干栏式村落遗址建筑的可能性。”在孙国平眼中,已建成的二期基坑看起来如一个巨大的“盲盒”,等待打开,这个过程或将历时两年。

  就在基坑的东北方向,孙国平他们已经按捺不住,靠钻头“试探”了一番:“如果运气足够好,可能发现村落边上的小型码头,类似先民往海上去找出路的小港口。”当然,地下的东西有一定意外,而考古的魅力就在于探寻未知。

  就像两年前的5月,井头山考古队经过8个多月的考古发掘,终于汗渍渍地打开了遗址一期最重要的地层——距地表深达10米的文化层。

  清理挖掉厚达六七米的黏软淤泥之后,最先暴露出来的土层很像铺满贝壳的海岸沙滩,大大小小的牡蛎、蚶子、海螺夹杂在土层中,还有少量动物碎骨头,陶器碎片、石器、骨器等人工器物。孙国平他们一点一点“抠”出较完整的部分,清理存档。“贝类海鲜数量极其庞大,可以说是成千上万筐,无法用单件计算!”它们一部分被封存在大塑料箱里,堆放在考古工地工作用房门外,摞了四五层那么高。在另外两大间文物库房里,“巨无霸”贝壳还摆了好几长桌,“像不像史前海鲜市场?老祖宗多有口福!”孙国平拿起一只特别巨大的牡蛎壳,比划了一下,比手掌还大出好几轮。

 

  
考古人员进行贝壳种类观察鉴定 拍友 陈斌荣 摄

  人类吃完肉后剩下的大量贝壳堆积即是考古定义的贝丘,这是古人海边生活的最好实证。井头山的贝丘层层堆起来,最厚的地方超过2米,经碳十四测年,距今8000年上下,最早的距今8300年左右。

  8000年意味着什么?

  在往南距离井头山仅8公里之处,就是在中华文明史上,标注为里程碑的长江流域中下游重要文化源头——河姆渡遗址。1973年该遗址发现以来,中国沿海地区陆续考古发现的沿海贝丘遗址就达上百处,但大多距今5000年左右,鲜有超越7000年“标杆”的。那么,河姆渡人的“祖辈”在哪里?中国人究竟何时何地开始“靠海吃海”?直到井头山出现,才捅破了这层“天花板”。

  “井头山比河姆渡还年长了1000岁,是‘爷爷辈的身份’,没跑了!”孙国平打趣地说道。

  这意味着,有着1.8万公里陆地海岸线的中国,其最早的海洋经济活动很可能就是从余姚、宁波、浙江起步的,这也是目前井头山遗址考古最大的贡献和科学意义所在。

 

  
井头山遗址首期考古发掘成果 拍友 陈斌荣 摄

  对比两个遗址出土的陶器,“爷爷”和“孙子”还是挺像的。“比如陶器的口子边都有两个小耳朵,这个是‘遗传密码’,不会错!”孙国平还举了佐证,河姆渡遗址以稻作农业遗存著称,而井头山遗址也发现了少量稻作遗存。两升土、两天时间,植物考古专家就找到了2600个小穗轴!

  在孙国平眼中,井头山考古是在泥巴里找拼块,做拼图,集齐方方面面的拼块,井头山这个中国最早的海岸村落,以及居住在此的中国沿海最早渔民的生活、生产状态也就还原了出来。“现在缺的拼块,我们就要在二期里找。比如,我心心念念的独木舟。”孙国平说道。

  7米钻孔打开记忆闸门

  1000平方米的大基坑,钢筋水泥结构,眼前的井头山遗址二期考古工地,看上去更像一座高楼的地基。

  是的,搭“地基”!这项工程从202112月至今,刚刚建好。

  中国内陆考古,极少见到类似结构的基坑。“这是井头山遗址埋藏的特殊环境决定的。”孙国平解释道。

 

  
井头山遗址二期发掘用的钢筋水泥框架结构基坑 拍友 陈结生 摄

  井头山遗址地处现在地面海拔仅2米的宁波沿海平原一角,遗址埋藏深度却达到5米至10米,远低于海平面,地下土层“吸”饱水,极易流动塌方,要实施考古,就必须围“篱笆”。而且,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也远超预期,“篱笆墙”每平方米需承受高达20吨的重量,若不做横向支撑,一下雨,两边泥土都坍塌进来,还须不断调整。

  “地质环境太‘水’,考古每天像历险!”孙国平“抱怨”的“插篱笆”操作,在考古界却成了神来一笔,与广东“南海1号”沉船发掘、四川江口张献忠沉银遗址发掘一起,列入我国对不同环境下特殊考古对象发掘的三大经典范例。

  井头山先民因水而生,遗址区再往外边前进一会儿,就到了当时村落外边的滩涂区,大海,就在他们眼前。可很少人知道,井头山的发现和发掘也同样离不开“水”的功劳。

 

  
井头山遗址首期考古发掘现场 拍友 陈斌荣 摄

  2013年,强台风“菲特”带给余姚近500毫米的降水,台风一走,井头山脚下的村民王维新和堂弟王维尧,迫不及待赶着羊群从北向南穿过六一省道,到一片杂草丛生的工地上放羊。初升的太阳斜斜地照在草丛中,闪得人发晕。王家两兄弟凑上前一看,原来,这场洪水泡开了工地此前钻探出来的土芯泥巴,裸露出一堆堆似曾相识、又难得一见的贝壳、陶片、动物碎骨头。

  “田螺山挖出来的,不也是这样的吗?”王维尧眼尖得很。

  井头山周围十多平方公里区域内,前有名震中外的河姆渡遗址,后有田螺山遗址、施岙古稻田遗址等,当地村民耳濡目染,多少都有了些文物意识。王家兄弟觉得这东西是宝贝,便捡了个塑料袋装好,送到1.5公里之外的田螺山遗址考古队。

 

  
井头山遗址首期考古发掘成果 拍友 陈斌荣 摄

  两天后,田螺山考古项目负责人孙国平从杭州回到工地,打开这包东西,强烈的直觉瞬间告诉他:“似乎与河姆渡文化有关,却又不太一样!”

  “陶片和贝壳混在一起出土,整个长三角地区都没发现过!”孙国平1988年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毕业后,便回到家乡浙江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几乎跑遍全省。从2004年起他长期在余姚主持田螺山遗址的考古发掘,专门研究河姆渡文化,已深耕多年。他的“直觉”便来自于此。

  很快,在当地政府协调下,孙国平带领考古队开始小范围试掘。考古常用的不锈钢细探杆在距离地表深度约7米处,“叮”的一声,碰到了硬物。“我想,八九不离十,是贝壳层!”而此前,浙江省埋藏最深的河姆渡遗址,最深处离地表约4米,因而在“超常”的埋藏深度触及到贝壳堆积层,意味着:“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遗址’!”

 

  
井头山遗址发掘出土的陶片 拍友 陈结生 摄

  孙国平将线索和判断上报。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余姚市委市政府很快达成共识——正式发掘!

  “到这里,差不多是7米深!”跟随孙国平往“很深的考古工地”走去。不过,也正因为井头山遗址“含水量”极高,几乎将所有遗迹、遗物都泡在水里,与地面空气隔绝,大面积腐殖质形成的弱碱性成分倒成了天然的防腐剂,护住了遗址的精华。“木器、果核、编织器等,挖出来,颜色、形状都还像新的!”

  史前“遗址圈”打包出圈

  井头山二期的基坑,头顶着很多“前缀”:中国沿海地区考古史上绝无仅有的、水泥钢筋结构的、可长期利用的考古基坑。

  “永久基坑”除了为考古人搭建“保护罩”,也为了考古之外的延伸项——“考古结束,留下现场,作为井头山遗址展示区”。据余姚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书记杨玉红介绍,这也是余姚规划中的“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区块之一。

 

  
井头山遗址出土的、保存完好的木器 拍友 陈斌荣 摄

  井头山向东1.5公里,是田螺山遗址,向南7公里,是河姆渡遗址,向西不远,是同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鲻山遗址,方圆二三十平方公里内集聚四个重要的考古遗址点,另外,周边还有40多处河姆渡文化史前遗址,整个姚江谷地形成一个稀有的史前“遗址圈”。在“遗址圈”上,一个庞大的“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紧锣密鼓地筹建中。

  817日,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启动区工程——古今自然环境展示区设计服务的中标结果公告,395万元的设计标,将为这个国家遗址考古公园画出首张局部蓝图。这个“局部”占地面积就达到676亩。

  河姆渡“遗址圈”无疑是一张金名片。中国坐拥一万八千公里海岸线,在“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和“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的时代背景下,溯源海洋文明垒实文化自信,创新性转化成城市的“虹吸”能力,也是落地“海洋战略”的主战场之一。

  今年,宁波市委、市政府在沿四明山余脉翠屏山一带,“画”了一个60万亩的超级“文化圈”,规划“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遗址文化传承地、彰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独特魅力的文旅融合区”。这个“圈”,宁波15个镇、138个村、上百个文化遗址圈“入围”,其中河姆渡“遗址圈”便是大文化圈中的核心区块。

 

  
井头山遗址首期考古发掘现场 拍友 陈斌荣 摄

  文化筑城。在宁波、余姚两级政府大手笔谋划河姆渡“遗址圈”出圈的同时,一些先导性的项目已开始撬动文化动能。

  “十一”假期,来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游览的宁波游客陈华发现,博物馆门口新增一块崭新的“招牌”——余姚市河姆渡考古遗址公园管理中心,他拍了照,发了朋友圈,配文:“快来打卡留念,30年老馆要‘鸟枪换炮’咯!”

  馆内,三个“山头”的考古发现已在这里“合体”,有河姆渡的稻谷,田螺山的圣水牛头骨,也有井头山让人流口水的贝壳。“每一位来河姆渡参观的游客,眼睛看着这里的文物,聊的都是井头山到河姆渡一脉相承的血源相连!”在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副馆长沈青云眼里,“十一”迎来的游客小高潮也说明,“遗址圈”打包的影响力正在渐渐聚合。

  离河姆渡博物馆不远的是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浪墅桥村。一路走,可以路过精心设计的农耕文化印象馆、穿新装的古村落、茭白田甲鱼养殖示范田……“这是一条5公里长的‘茭美古渡’旅游线,我们抱上了河姆渡文化的‘大腿’。”芦山寺村党总支书记向国灿“话糙理不糙”,村民开民宿,卖土特产,钱袋子鼓起来了。河姆渡镇1.5万亩茭白田甲鱼,今年统一换上“七千年”商标,借力河姆渡文化中的水元素,做生态品牌,“今年卖价比之前涨了一成。”种了半辈子田的茭农徐永荣喜滋滋地说……

 

  编辑:鲍柯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