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电商资源网转载


百禽争食,鸟飞鱼跃……这位“广西阿华”在余姚开创了自己的农业王国

发布时间:20200831

  余姚新闻网讯(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瑾中)“咯咯哒,咯咯哒”,上午9时,位于余姚大道阳明互通大转盘下面的金桂农庄,主人黎益民走近鸡舍,刚下完蛋的一群母鸡,争相向他“报喜”。“今年我养了一万只鸡,销路好的话,可以卖个几十万元。鱼塘的七八十亩小龙虾部分可出产,种植的蜜柚树、红美人柑橘树也有收成了……”站在青青的小山坡上,黎益民眺望四周,向记者介绍着农庄3年来的建设成果。

  黎益民个头不高,长得浓眉大眼,古铜色的肤色,显得壮实有干劲。记者夸他余姚话说得好,他笑了:“我都有两个孩子了,在余姚生活了20多年。”这位广西玉林人,在这里被昵称为“广西阿华”。16岁那年,他来看望嫁到西街附近的一个阿姨,被余姚的勃勃生机所吸引,就留了下来。他先学工匠,满师后在余姚一家大型房地产公司下属的装饰部工作。2004年,娶了一个西街村的姑娘,就顺理成章地落了户。

  “结了婚,建了新房,我们负债10万元。为了改变生活,我在村里开了一家钣金公司,现在还在做。”凭着做木匠时养成的分寸感,他为工程配套承接的门窗和钢钩等业务做得有板有眼,加上人勤快又实诚,请他做活儿的单位和个人不断。“一些简单的活儿,我雇人来做,难度较高的技术活儿,我自己完成,一年能挣个四五十万。”

  然而,近年来,门窗、钢构生意越来越难做,阿华开始考虑转行。一次,他转悠到余姚大道阳明互通大转盘附近时,看到了这一大片空地,心里滋生了一个念想:要是把这块地租过来,办个观光农业应该会有前途吧?“我看中这里交通方便,土地集中,加上我种过田,盆景也在搞,心想搞搞看。”

  最后通过招投标,阿华成功招标。他给300亩大转盘画了幅蓝图:100亩左右用来种水稻,老方桥这边的稻米品质好,能卖个好价钱,而且稻田还能套种油菜。当春天成片的油菜花盛开时,一定能够吸引游客的眼球;原有的水域经过整理,一部分养殖鱼虾出售,一部分开辟成垂钓区,会吸引垂钓爱好者;沟渠边上种些观光树木,假以时日,变成林荫小道,既成美景,也会成为“钱景”;再开辟一个QQ农场,吸引家长和孩子来体验农耕生活;当然少不了开办农家乐,让城里人来此品尝新鲜农家菜,观赏自然的田野风光。

  从2018年起,阿华为美好愿景迈出了扎实的脚步。他的妻子辞去了在企业的工作,老家的家人也抽空过来帮他创业。目前,300亩地的平整工作都已完成,第一季的水稻和油菜也种了,250多公斤虾苗和5000多公斤鱼苗长势喜人,外围一圈已种下了几千棵树苗。“农业的投入确实有点大,每天光是挖机的费用就有上万元,其他路、沟、水利、电力、机械作业再加上人工,到目前已经投入500多万元了。”阿华这才意识到自己发展还不够快,想要成为集休闲、垂钓、美食、观光于一体的农家乐,需要克服的困难还不少。

  “我的目标是做百果园,建成美丽乡村观光农业园区。”阿华给农庄起名“金桂”,“金”代表财富,“桂”是广西的别称。门口牌子还没挂起来,但慕名而来的人已经不少。这几天,他加紧装修农家乐的设施,开始接待亲朋好友。令他欣喜的是,途经余姚大道的过路客,看到农庄内水草丰美,百禽争食,鸟飞鱼跃,不时找上门来。“这里生态环境变好了,连不知哪来的野鸭也给我们产了不少野鸭蛋。”阿华妻子提着一篮蛋,笑着补充道。

 

                                                                                                                                                                                                                  (来源:余姚新闻网 编辑:鲍飘)

 

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