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信息三则      余姚电商资源网转载

 

全市早稻开始收割 亩产比去年略增

20220712

  余姚新闻网讯(记者 俞丽丹)盛夏时节,稻谷金黄,早稻迎来成熟季。711日下午,记者在马渚镇瑶街弄村看到,种粮大户施洪斌正驾驶着收割机穿梭于金黄色的稻田里,割稻、脱粒、粉碎稻杆、装车,10分钟左右便完成了一亩稻田的收割任务。

  “我一共种了600多亩早稻,这几天温度高,所以收割时间比去年要提早了3天。早稻收完后马上要耕田整地,尽快种上晚稻。”施洪斌告诉记者,今年整体气候条件好,早稻成熟快,颗粒饱满,平均亩产比去年要高。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决策部署,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提高政策扶持力度,挖足粮地生产潜力,全力以赴抓好早稻扩面扩种工作,共完成早稻插()11.58万亩。播()种完成以来,整体气候适宜,冷空气和梅雨影响小,农户又高度重视田间水肥及病虫害管理,为高产打好了扎实基础。预计全市早稻平均亩产可达450公斤,是一个早稻丰产丰收年。

图略

  为切实做好“双抢”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农技农机人员纷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指导服务。农技人员提醒广大种植户,近期我市高温持续,要抓住有利时机,抢收成熟早稻,确保颗粒归仓。要加强早稻未收田块水分管理,防止断水过早引起早衰。要抓好连作晚稻秧田和单季晚稻田间管理,及时抢种连作晚稻,加强晚稻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控,为全年粮食丰收赢得主动权。

 

                                                                                                                                                                                                                          编辑:夏丽霞

 

 

 

盛夏时节“双抢”忙

20220720

  余姚新闻网讯(记者 张云霞)经过短暂的凉爽后,高温天又卷土重来。719日早上9点多,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走在田间水泥道路上,阵阵热浪袭来,记者不一会儿便汗流浃背。

  在马渚镇瑶街弄村,大片的稻田在风中如波浪般翻滚,稻香阵阵。在一片稻田里,两台收割机正欢快地在田间作业。“这几天天气太热,一般早上6点就开始收割了,我早上5点不到就来了,要准备机器、派工,做好准备工作。”69岁的种粮大户、马渚庆德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吕庆德头戴草帽、站在田边,正在指导大家规范作业,“中午歇一歇,下午1点又要开始干活了,要忙到下午5点多。”!

  吕庆德是马渚镇有名的种粮大户,目前在瑶街弄村流转土地种稻900多亩,在姚家村也种有近200亩早稻,是该镇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农户。“我种了50多年的田了,种田靠的是经验和技术。”吕庆德自豪地说,他的儿子在10多年前也跟着他一起种田,“年轻人技术高,现在他正在另外一块田里用无人机施肥、除草呢!”

  天气晴热,稻谷含水量比往年少,加上合作社里的10台烘干机24小时连轴转,确保颗粒归仓,吕庆德说:“昨天收割起来的稻谷,第二天就能卖到粮库去了。”翻开吕庆德的记账本,每一笔数量一清二楚。

  记者在现场看到,两名农机手各自驾驶一辆“ 铁牛”穿梭在稻田之间,随着收割机“轰隆隆”作业,割稻、脱粒、吐秆一气呵成,然后开到路旁的运输车旁,金灿灿的稻谷从长长的“铁臂”“哗哗哗”地卸到车厢内。

  来自江苏的张伟是其中一名农机手,36岁的他活力满满,由于长时间在田间作业,身上被晒得黝黑。“驾驶室里有空调,但太阳晒进来还是热得慌,索性赤膊,这样干活爽快!”张伟擦了擦脸上的汗珠,“我一天工作八九个小时,任务就是帮大户快点抢收早稻,一天忙活下来,大约可以收割60亩。”

  夏收的同步,夏种也没有耽误。记者看到,在不远处早稻刚刚收割完成的田里,耕田机、施肥机正在抓紧作业。“现在是我们一年中最紧张、最辛苦的‘抢收抢种’农忙时节,我最近每天都睡得很少,今天有2台收割机在收割,有3台耕田机在耕田,一台施肥机在施肥,农时不等人,一刻也不敢耽误。”吕庆德感慨道。

  骄阳似火,眼前金灿灿的稻谷以及四处奔跑的收割机、耕田机、运输车,伴随着农机隆隆作响,广袤的田野上奏响了“双夏进行曲”。挥汗如雨的农民们只争朝夕、勤勉奋斗,追逐更美好的未来。

 

                                                                                                                                                              编辑 黄梦梦

 

 

夏粮收购忙 谷粒满仓盈 记者直击市第三中心粮库夏粮收购现场

20220720

  余姚新闻网讯(记者 张伊梦)眼下,正是夏粮收购的高峰期。今天上午830分左右,记者来到市第三中心粮库,只见前来送粮的货车络绎不绝。伴随着“轰轰”的机器轰鸣声,金灿灿的稻谷倾倒在输送带上,经过除杂后送进粮仓“安家落户”,满目皆是丰收的颜色。

  作为姚西南地区的粮食收购储存集并基地,市第三中心粮库于718日正式启动今年的夏粮收购工作。为了不误农时,加快收购进度,该粮库主动延长收购服务时间,做到了“早开门、午不休、晚打烊”。“今年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产量、订单相应增多。夏粮收购以来,我们要从早上7点一直忙到晚上9点左右,每天工作14个小时。”市第三中心粮库主任魏银帆一边顶着烈日查看现场秩序,一边告诉记者,“每天差不多要接待80辆运粮车,同步开启两条输送线,日均入库可达400吨左右,能有效满足周边农户售粮需求。”

  跟随魏主任的脚步,记者来到粮库的检验室。那里,几名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对扦样的稻谷进行水分、杂质、出糙率、整精米率、色泽气味、重金属镉等项目的检验,“过关”的稻谷方能被送进粮仓。“我们对登记、扦样、检验、过磅、入库、除皮、结算等一系列环节实现了智能化管理、一站式服务,有效规范了入库流程,同时也减少了农户的等待时间。”魏主任介绍,粮库严把粮食安全质量关,确保入库的每一粒粮食都经得起检验。

  检验室内是工作人员一丝不苟的检验,休息室里是农户井然有序的等待。 “我们只要坐等被叫号就行了,这里有空调、凉茶、防暑药品,环境特别干净、舒服。”马渚镇瑶街弄村农户杨国勋当天一早就过来排号了,今年他的120亩水稻长势好、产量高,收成相当喜人。“第三中心粮库机械化程度高,工作人员服务热情、工作细致,我们来这里售粮相当放心满意!”杨国勋笑着说。

  记者从市发改局了解到,今年全市种植早稻约10万亩,夏粮收购工作将持续到8月上旬,预计收购(订单)4万吨,比去年翻一番。

 

                                                                                                                                                                                                                                           编辑 黄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