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能手杜祖善:坚守田间30余载奏响“农业交响曲”

2025-04-03 10:10 来源: 姚界客户端 记者 俞丽丹

在阳明街道芝山村,有一位与农田打了30多年交道的农民,叫杜祖善,他用汗水和智慧奏响了丰收的乐章。

杜祖善(右)正在和村干部一起察看小麦长势。记者 俞丽丹摄

近日,记者在芝山村一片绿油油的小麦田里,碰到了正在为小麦进行田间管理的老杜。今年52岁的他,正熟练地操作着遥控器。在他的操作下,一架无人植保机腾空而起,在麦田上空来回穿梭,均匀地喷洒着药剂。药雾洒落在绿色的麦叶上,为麦田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护墙”。

“以前打药,我是背着喷雾器喷洒的,又累又慢,还不均匀。现在有了无人植保机,一天能喷洒近300亩地,又快又均匀,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老杜一边操作,一边介绍,今年,他种植了200多亩小麦,品种以“扬麦20”为主。眼下,小麦正处于拔节的关键期,要抓紧做好赤霉病、蚜虫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智能、高效的植保方式已经成为他管理农作物的常态,在这片土地上,科技与传统的农耕智慧得以完美结合。

在小麦田的不远处,一台拖拉机在田间来回穿梭,进行翻耕作业。“今年早稻种子准备了1500公斤左右,品种以‘甬籼15’‘中组18’为主。”老杜说,随着国家对粮食生产越来越重视,街道农业农村办的工作人员和村干部经常过来宣讲政策、开展技术指导等,他种粮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今年,他又多承包了100多亩的农田种植粮食作物。

与农业打交道30多年的他,深知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重要性,他也见证着农业的巨大变迁:从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手工劳作到现在的全程机械化生产。“种粮这么多年,我越来越觉得,农业现代化离不开机械化和先进技术。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种好粮、多打粮。”老杜感慨地表示,这些年,他不断加大现代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力度,他的库房里有插秧机3台、拖拉机2台、烘干机3台……除了这些机械设备,去年,他又投入3万多元购置了无人植保机。“这些机器都是我的‘铁哥们’,有了它们,种地轻松多了,效率也高了不少。”老杜笑着表示,为了紧跟时代步伐,他经常参加各种农业技术培训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现代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现科学种田。

多年来,杜祖善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家乡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上默默耕耘,以种粮人的勤劳与质朴为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土地是我们农民的命根子,未来,我将继续多种粮、种好粮。”这句朴实而坚定的话语,诠释了他的坚守和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来源:余姚新闻网

 

 

 

回上层网页     直接回网站主页     成人继续教育     了解各种资格证书考试信息      回忆当年武汉抗疫大会战


赞助《余姚电商资源网》又名《余姚经济信息网》
可长期刊登:企业闲置设备转让、公司产品推广、人才招聘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