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超千斤!这片盐碱地变身“新粮仓”

2024-10-21 14:16 姚界客户端 记者 俞丽丹

亩产超千斤!这片盐碱地变身“新粮仓” - 余姚新闻网

https://www.yynews.com.cn/17006/202410/t20241021_5793380.shtml

金秋时节,稻谷金黄。1020日,在市滨海现代农业先导区,正大农业(余姚)有限公司种植的2万亩单季晚稻迎来集中收获期,田间地头人机并举,一派丰收景象。

站在田头,放眼望去,黄灿灿的稻谷好似金色的海洋,挺拔的稻秆挨挨挤挤,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一阵微风拂过,阵阵稻香扑鼻而来。稻田里机器轰鸣,4台收割机穿梭于田间有序收割稻谷,收割完一圈后驶到田边,通过输送管道将稻谷输送到路旁的运粮车上,整个收割过程只需要一位驾驶员操作就能完成。

据该公司生产经理秦黎介绍,今年,该园共种植2万亩单季晚稻和3000多亩连作晚稻,单季晚稻品种以杂交品种“甬优1540”“春优801”和常规品种“秀水14”为主。这几天,各品种单季晚稻陆续成熟,趁着晴好天气,该园积极组织人力与农机,抢时间、赶进度,确保颗粒归仓。今年,园区的单季晚稻杂交品产量650公斤左右,常规品种产量500公斤左右。

6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滩涂盐碱地,受益于浙东引水工程,将曹娥江水引入我市。机耕路和水渠纵横交错,农田生态系统显著提升。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垦造耕地工程,结合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着力提升地力,通过优化水网、铺设灌溉管道、修建排水沟等措施对盐碱滩涂地进行降盐培肥处理,这片曾经的盐碱地如今变成了渠网密布、田块规整的良田。

2018年,正大农业(余姚)有限公司在这里引进耐盐碱、稳产高产水稻品种,并通过实行稻麦、油菜轮作种植模式,推行秸秆还田深翻,灌排水进行淋盐洗碱以加速降低土壤盐碱度,进一步提升农田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种植效益。“良种加良法”让昔日的盐碱地华丽转身为“粮仓”,如今,单季晚稻平均亩产可达600公斤,实行水稻、油菜等作物轮作种植模式后,亩均效益显著,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来源:余姚新闻网

 

 

 

回上层网页     直接回网站主页     成人继续教育     了解各种资格证书考试信息      回忆当年武汉抗疫大会战


赞助《余姚电商资源网》又名《余姚经济信息网》
可长期刊登:企业闲置设备转让、公司产品推广、人才招聘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