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穗期病虫发生趋势与防治意见

发布日期: 2025- 09- 10         信息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  

 

 

 

一、发生情况

1、白叶枯病:当前牟山、马渚、兰江等地单季稻普遍发病,部分田块危害较重,个别连作晚稻已经发病,近期气温适宜,雨水增多,非常有利于白叶枯病发生流行,特别是老病区、感病品种、已发病田块必须高度重视,及时做好预防工作。

2、纹枯病:近期雨水增多,非常有利于纹枯病发生,田间纹枯病将进入激增期,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3、稻纵卷叶螟:灯诱:近期灯下出现明显蛾峰,其中牟山点93日诱蛾150只,朗霞点93-4日诱蛾120只,临山点93日诱蛾76只,马渚点94日诱蛾52只。性诱:马渚点936日分别诱蛾1113/诱捕器;三七市点92日诱蛾10.7/诱捕器。预计911日左右田间将出现卵孵高峰。当前气温适宜,雨水较多,非常有利于卷叶螟发生为害,特别是连作晚稻,容易引起卷叶螟集中为害,需做好防控工作。

4、二化螟:三代二化螟经前期防治,危害得到有效控制,99日田间调查,连晚平均枯鞘丛率1.88%0.37-5),平均枯鞘株率0.36%0.14-0.89)。但是部分失治漏治田块残留虫量仍然较高,虫龄乱,须切实继续做好补治工作。

5、稻飞虱:灯下褐飞虱虫量较少。当前大部份田块虫量较低,个别失治田块虫量偏高。94-9日田间调查,平均虫量0.8万只/亩(0-10.2),已查见褐飞虱短翅型成虫。

二、防治意见:

防治对象与策略:单季稻预防穗期综合症,失治漏治田块补治二化螟、稻飞虱;连作晚稻预防纹枯病及穗期综合症,挑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老病区、感病品种、已发病田块预防白叶枯病。

防治时间:911-13日。

防治药剂:

穗期综合症、纹枯病:

48%肟菌•戊唑醇25毫升/亩;

32.5%苯甲•嘧菌酯40毫升/亩;

10%嘧菌酯80毫升/亩;

20%氟唑菌酰羟胺40毫升/亩;

30%苯甲•丙环唑25毫升/亩。

稻纵卷叶螟:

25%甲维•茚虫威15/亩;②15%茚虫威16毫升/亩。

二化螟:

10%阿维•甲虫肼100毫升/亩;②25%乙基多杀菌素12/亩;③34%乙多•甲氧虫30毫升/亩。失治漏治田块残留虫量较高,虫龄乱,防治时应混配适量阿维菌素以提高药效。

稻飞虱:①20%三氟苯嘧啶8/亩;②10%三氟苯嘧啶16毫升/亩;③50%吡蚜酮20/亩。注意轮换用药,延缓抗性产生。

白叶枯病:

40%噻唑锌60毫升/亩;②20%噻菌铜100-130毫升/亩;③3%噻霉酮60-100毫升/亩。

上述药剂各任选一种,兑水45公斤以上,均匀喷雾。

高温天气提倡早晚用药,避开扬花时段,确保人身安全。

及时做好农药使用后的废弃包装物的回收,杜绝乱扔乱弃。

 

 

榨菜播种育苗阶段病虫防治技术意见

发布日期: 2025- 09- 18  信息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 

 

 

 

榨菜播种育苗期主要病虫为白锈病、病毒病、蚜虫和烟粉虱。为确保榨菜一播全苗、壮苗,提出以下技术意见:

l、苗床选择:应尽量远离十字花科蔬菜地。

2、地下害虫防治:播前翻晒土壤,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4-8千克或0.2%联苯菊酯颗粒剂3-5千克撒施。

3、适当迟播以避蚜虫为害高峰:9月底10月初播种为宜。

4、提倡应用防虫网覆盖和黄板诱杀技术:播种后用防虫网搭小拱棚覆盖,棚高1.5米左右,网纱四周用土压严实,苗床期全程覆盖,移栽大田前3-5天揭网炼苗并带药下田;也可亩挂黄板40张诱杀蚜虫,减少虫源基数。

5、治虫防病:榨菜在出苗期、齐苗期及移栽前分别用药治蚜虫,预防病毒病的发生,药剂可选用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3000-5000倍液(可兼治烟粉虱)或10%烯啶虫胺水剂1500倍液;预防病毒病可加入800倍的8%宁南霉素水剂;白锈病可用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预防和防治。

 

 

晚稻后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发布日期: 2025- 09- 26    信息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 

 

 

 

一、发生情况

1、褐飞虱:灯诱:918日出现虫峰,诱虫48头。经前期防治,目前田间虫量差异较大,大部分田块虫量较低,个别田块虫量偏高。922-24日调查,晚稻平均虫量5.5万只/亩(0-108)。当前适温高湿天气非常有利于稻飞虱增殖为害,田间虫量将进一步增加,非常容易出现倒伏冒穿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做好防治工作。

2、二化螟:灯诱:牟山点919-21日出现蛾峰,诱蛾量为625只;朗霞点923日出现蛾峰,诱蛾量为48只。性诱:三七市点918日出现蛾峰,诱虫量为49/诱捕器;黄家埠点919日出现蛾峰,诱虫量为44/诱捕器;阳明点920日出现蛾峰,诱虫量为22/诱捕器。田间:个别失治漏治田块残留虫量较高,虫龄乱。预计9月底田间将出现二化螟卵孵高峰。

3、稻纵卷叶螟:灯诱:牟山点919-22日出现蛾峰,诱蛾量为1042只;朗霞点921日出现蛾峰,诱蛾量为195只;临山点921日出现蛾峰,诱蛾量为95只。预计928日左右田间将出现卵孵高峰,对嫩绿连作晚稻有一定影响。

4、白叶枯病:当前牟山、马渚、兰江等地晚稻已普遍发病,部分田块危害较重。近期雨水天气增多,十分有利于白叶枯病的暴发流行,特别是老病区、感病品种、已发病田块必须高度重视,继续做好预防治工作。

二、防治意见:

防治对象与策略:迟熟单季稻挑治褐飞虱、二化螟;连作晚稻主治褐飞虱,挑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预防穗期综合症;老病区、感病品种、已发病田块预防白叶枯病。

防治时间:928-930日。

防治药剂:

褐飞虱:①20%三氟苯嘧啶8/亩;②10%三氟苯嘧啶16毫升/亩;③50%吡蚜酮20/亩。虫量高的田块推荐使用三氟苯嘧啶,防治时务必用足药液量,杂交稻药液量50公斤/亩以上,确保药液到达水稻基部,药后及时检查防效并做好补治。

二化螟、稻纵卷叶螟:

10%阿维•甲虫肼100毫升/亩;②25%乙基多杀菌素12/亩;③34%乙多•甲氧虫30毫升/亩。前期二化螟重发田块残留虫量高,虫龄乱,防治时应混配适量阿维菌素以提高防效。

穗期综合症:①48%肟菌•戊唑醇25毫升/亩;

30%苯甲•丙环唑25毫升/亩。

白叶枯病:

40%噻唑锌60毫升/亩;②20%噻菌铜100-130毫升/亩;③3%噻霉酮60-100毫升/亩。

上述药剂各任选一种,兑水45公斤以上,均匀喷雾。杂交稻生物量大,施药时适当增加药液量。

连晚避开中午扬花时间喷药,注意用药安全。

及时做好农药废弃包装物和废弃农膜的回收,杜绝乱扔乱弃。

 

 

 

                                                                                                     

 

回上层网页     直接回网站主页     报名升学历拿文凭     了解各种资格证书考试信息      回忆当年悲壮的武汉抗疫


赞助《余姚电商资源网》
可长期刊登:企业闲置设备转让、公司产品推广、人才招聘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