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强本 科技赋能 农旅融合 黄家埠镇现代农业发展“春光无限”

2025-04-11 08:55 来源: 姚界客户端 记者 赵晓晨

春回大地,在黄家埠镇五车堰村,一片片原本零散的田地,经过“小田并大田”整治,如今已焕然一新,变成了连片规整的高标准农田,拖拉机和农用无人机在广阔的田野上轰鸣,进行高效耕作和喷洒作业,村民站在田埂上,望着这片即将焕发新生的土地,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近年来,黄家埠镇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产业升级为抓手,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智慧农业发展、生态种养与农旅经济开拓,积极探索和引入农业新质生产力,正加速从传统农业大镇向现代农业强镇迈进,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奋进篇章。

五车堰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是黄家埠镇大力实施农业筑基强本行动的一个缩影。该镇通过泵站改造、土地平整、沟渠翻新、机耕路硬化等一系列措施,使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显著提升,节水灌溉系统的引入,更是让农业种植实现从漫灌向精细化、科技化生产转变,小麦、水稻等作物的产量显著增加,为农户带来更加稳定的收成和更高的经济效益。截至2024年底,该镇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3981亩。

与此同时,黄家埠镇积极推进“小田并大田”特色土地整治项目,针对耕地碎片化、经营分散化等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痛点,将原先分散各处的田块通过整村、跨村调剂整合,统筹规划,由点状分散式变成一区域一大户的块状集中式,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少了种植成本,实现农田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截至2024年底,全镇累计完成耕地整治1.2万余亩,新增连片耕地9000余亩,为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黄家埠镇智慧农业示范区,种粮大户陈永来走到一处新安装的智慧灌溉系统旁,仔细检查管道出水情况,“以前我们种地,浇水、施肥全凭感觉和经验,现在有了这个智慧灌溉系统,可以更精确地控制灌溉量,作物得到恰到好处的滋养,产量提高了,品质也更上一层楼,科技真的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站在田埂上,望着满眼翠绿,陈永来欣喜地说。

智慧灌溉系统,是黄家埠镇农事服务中心提供的全方位科技服务中的一项内容。该中心积极探索绿色生态数字农田建设,除了建有智能化育秧中心、烘干中心,还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可以根据土壤墒情和作物生长需求自动调整灌溉量,能够实时监测作物病虫害情况,为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对农田环境的实时监测和精准管理,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为农业生产注入新活力。

黄家埠镇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生态种养融合发展。稻虾混养基地里,小龙虾在稻田中自由生长,它们不仅能吃掉稻田里的害虫和杂草,其粪便还能作为肥料滋养水稻,农户们对此赞不绝口:“这种稻虾混养模式真好,我们既不用打农药,也不用施化肥,小龙虾还能卖个好价钱。”此外,黄家埠镇还努力推广稻鳖共生模式,在稻田中投放中华鳖苗,实现共生共养、稻鳖双丰收。

紧紧抓住乡村旅游发展的大好势头,积极推进农旅融合发展。黄家埠镇通过建设农田观光栈道、稻田艺术区等特色景观设施,打造连片农旅综合体,并计划在项目区周边开展田园观光、研学教育等体验活动,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和农民收入增长。“我镇将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推动农业产业朝着更高质量、更具活力的方向发展,努力打造现代农业强镇和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区。”黄家埠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余姚新闻网

 

 

 

回上层网页        回电商资源网站主页       搜索余姚企业电话号码      成人学历和证书考试网站      回忆当年悲壮的武汉抗疫


赞助《余姚电商资源网》又名《余姚经济信息网》
可长期刊登:企业闲置设备转让、公司产品推广、人才招聘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