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涛: 逐梦乡野 助农共富 2024-06-24 姚界客户端 记者 张云霞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年轻人有知识、有干劲,现代农业十分需要年轻的力量加入,希望政府部门能多为我们牵线搭桥、创造条件,增强农业企业发展后劲,让农业成为广大青年创新创业的新天地。”6月18日,在宁波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的现代“新农人”座谈交流会上,全国农业技术能手、宁波市农创客联合会副会长、市英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社长朱涛向与会人员介绍了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经验,并结合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朱涛今年36岁,是马渚镇开元村村民。作为一名高学历、懂经营、会管理、懂技术的85后“新农人”,朱涛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返乡创业,用青春和汗水滋养家乡的土地,用智慧和勇气播种理想、收获希望。
“我心里一直藏着一个田园梦,希望能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2012年6月大学毕业后,朱涛一头扎进田间地头当起专业农民,办起了市英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他不断引进现代化农机设备,努力学习新技术,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托管、全链条式社会化服务。2017年,朱涛花了5万多元率先引进宁波地区第一台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他也因此成为宁波首位无人机飞手。他还组建了我市第一支无人机植保服务队。
“拿植保无人机打药来说,以前人工打药,一天只能完成二三十亩,而现在使用无人机打药,一天可以完成300亩以上,工作效率大大提升。”朱涛说。这几年,尝到技术“甜头”的朱涛一发不可收,已将植保无人机更新换代至体积更大、功能更多的第八代。他还积极开拓农业服务项目,大力推广植保无人机,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近年来,他相继在宁波各区(县、市)开展无人机推广培训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培训会30多场,培训无人机飞手700余人。 在朱涛看来,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道路。为此,他投入资金建成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设有综合服务大厅、办公区、培训教室、烘干中心、无人机维修中心等,服务周边农户。目前,农事服务中心拥有各类大中型农业机械110台,年服务面积超过10万亩。2020年,敢为人先的他又率先引入北斗无人导航系统,实现了插秧机无人驾驶作业,这标志着合作社全面进入“智慧农业”领域。他还建立了一支由4名无人机飞手、3名大学生组成的年轻农业团队。去年,他带领团队建设水稻数字农场,以300亩水稻为核心示范区,配备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机械装备以及数据监测、自动灌溉等辅助系统结合数字驾驶舱管理平台,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 在朱涛的带领下,市英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先后被评为省示范合作社、省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省农机创新实验基地、宁波市青创农场、宁波市智慧农场等。他本人也收获了众多荣誉:全国农业技术能手、全国最美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浙江“新农匠”、宁波市技术能手…… “现在,老一辈种粮大户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很多年轻人又不愿意投身农业。”朱涛最期盼的事就是能有更多有知识、懂技术、有情怀的年轻人加入农业队伍。“我想成立一家农业文化传媒公司,通过拍摄、传播农田风光、农业技术等方面的短视频,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朱涛说,今年在宁波市农业农村局的牵头下,合作社和高职院校探索合作模式,培育“新农人”队伍,明年他计划对农事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通过“1+N”功能区块打造,建设宁波地区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农事服务中心,更好地服务周边农户。
来源:余姚新闻网
|
回上层网页 直接回网站主页 报名升学历拿文凭 了解各种资格证书考试信息 回忆当年武汉抗疫大会战
赞助《余姚电商资源网》又名《余姚经济信息网》
可长期刊登:企业闲置设备转让、公司产品推广、人才招聘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