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1 |
余姚这位医生用“信任”当麻药!患者:几乎不痛! 2025-08-02 来源: 姚界客户端 记者 童威楠 “诸医生轻手轻脚的,拔牙时我几乎没感觉到疼!”近日,78岁的宋鸿娥阿姨向记者讲述了她在市妇幼保健院(市二院)看牙的经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的她,因看牙问题屡屡碰壁,内心充满恐惧。然而,在该院口腔科主任医师诸森阳这里,她不仅得到了妥善治疗,更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和关怀。
诸医生为患者进行口腔治疗 只要患者有治疗意愿,我都会尽力 “像宋阿姨这样的情况,在我的门诊中相当常见。”诸森阳坦言。作为一名专攻口腔修复的医生,他的患者中高龄老人占了很大部分。这些人往往伴有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或正在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类药物,这都给口腔治疗带来了挑战和风险。 面对挑战,诸森阳始终将患者的安全和意愿放在首位。“只要患者有治疗的意愿,我就会在专业保障的前提下尽力而为。”他介绍道,每次接诊高龄患者,他都会先进行一套严谨的评估流程。 在治疗方案上,他讲究“循序渐进”,先从创伤小、难度低的操作开始,让患者逐步建立信心。“我们会看患者的承受力,先处理最影响生活的小问题。一个简单的治疗,就能化解他们大部分的恐惧,为后续更复杂的治疗打下良好基础。”他说。 打消牙科恐惧,信任是最好的“麻药” 诸森阳认为,牙科恐惧非常普遍,要化解它,建立信任是第一步。 “我会用最通俗的语言,把专业知识解释给患者听,首先在心理上打消他(她)们的疑虑。”诸森阳说。在操作上,他更是将“轻柔”二字刻在心上。无论是缓慢推注麻药,还是在关键时刻用言语安抚,在必要时使用医院引进的计算机控制局部麻醉系统(STA麻药注射仪),每一个细节都旨在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当患者信任你时,这份信任感本身就是最好的‘麻药’。”诸医生笑着介绍自己消除患者恐惧的诀窍。 而这份数十年如一日的耐心与同理心,源自他童年的经历。“小时候我体弱多病,特别怕打针。当时卫生院有位老护士,每次打针都特别轻,还会分散我的注意力。”诸森阳回忆道,“后来自己从医,就总想着要将心比心,尽最大努力为患者解除痛苦。”
诸医生做学术分享
来源:余姚新闻网
|
回上层网页 直接回网站主页 报名升学历拿文凭 了解各种资格证书考试信息 回忆当年武汉抗疫大会战
赞助《余姚电商资源网》
可长期刊登:企业闲置设备转让、公司产品推广、人才招聘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