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农耕文化 同叙血脉亲情——姚台两地青少年走进瑶街弄村感受现代农业现场见闻

2025-07-25 08:53 来源: 姚界客户端 记者 张云霞

视频:https://www.yynews.com.cn/yy/202507/t20250725_6097277.shtml

 “水稻的生长要经过发芽、幼苗、拔节、灌浆、成熟这些阶段……”722日上午9点半,在马渚镇瑶街弄村的乡情馆内,5名来自台湾省的学生围在印有该村文旅形象IP“田米米”的转动盘前,聚精会神地聆听村干部董春苗讲解水稻生长的奥秘。

当天,在市台办的牵线搭桥下,由1名带队老师和5名学生组成的台湾青少年访问团走进瑶街弄村——这座省级和美乡村特色村、宁波市级儿童友好乡村,与当地“渚爱童行”暑托班的“小候鸟”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农耕文化研学之旅。

“我们那边的农村没有像这里这么开阔,农田也没这么多!”13岁的小吴同学来自台湾省台中县,漫步在瑶街弄村的田间小道,他忍不住连连赞叹。绿意盎然的连片稻田、智能化的灌溉设施,以及村史馆中展示的农耕工具演变史,让台湾学子直观感受到大陆现代农业的发展成就。在二十字节气种子墙前,两地青少年共同转动一个个“种子瓶”,通过趣味游戏学习农业知识,笑声回荡在田野间。

活动中,“非遗文化小课堂”成为两地青少年交融的纽带。在当地刺绣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孩子们围坐一堂,将艾草细心地装入香囊布袋。“夏天佩戴香囊能驱蚊,艾草的清香还能安神哦!”台湾学生一边缝制,一边与身旁的本地小伙伴交流心得。一针一线间,中华传统技艺的种子悄然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

行程尾声,孩子们走进乐安湖村湖心岛,碧波荡漾的湖水与苍翠的远山相映成趣。来自台湾省的带队老师感慨道:“马渚是一个运河古镇,许多村庄不仅保留了深厚的历史底蕴,更展现出乡村振兴的活力。这次研学让台湾青少年亲眼见证大陆乡村的真实面貌,文化认同感油然而生。”

从稻香弥漫的田野到指尖流转的非遗,从乡情馆的老照片到湖心岛的绿水青山,这场跨越海峡的交流,以文化为桥,以亲情为纽带,生动诠释着“两岸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来源:余姚新闻网

 


 

回上层网页

        回电商资源网站主页       搜索余姚企业电话号码      成人学历和证书考试网站      回忆当年悲壮的武汉抗疫    


赞助《余姚电商资源网》
可长期刊登:企业闲置设备转让、公司产品推广、人才招聘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