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手工皮具师的匠心革调    余姚电商资源网转载
 


朱超:一位手工皮具师的匠心“革”调

                                                                                    20220316

 

  余姚新闻网讯 春日午后,城区老西门路一间不起眼的店铺里,“80”后手工皮具师朱超正伏在桌案旁,细细打磨皮包的边缘。细碎的阳光洒在他的身上,这一刻,街巷里的汽车鸣笛声、过往行人声以及偶尔响起的鸟鸣都与他无关。朱超沉浸在皮革的世界里,一呼一吸,一针一线,无不令他的内心感到充盈和满足。

  

  朱超的父母经营一家五金店多年,耳濡目染之下,朱超自记事起就对做手工特别感兴趣,喜欢自己拆装、捣鼓些小玩意儿。一次偶然的机会,朱超接触到了手工皮具,一下子就被皮革特有的温度、气息和质感吸引住了。凭借极强的动手能力,他从零开始自学手工皮具制作,从杯垫、挂件等简单的小物做起,熟能生巧后,又开始尝试手拿包、皮鞋等“大件”,手艺越发精湛。2016年,朱超创办了至一皮具工作室,取至简至一之意,在这方小小的心灵栖息地里一做就是六年。

  聊到自己的心头好,朱超停下手中的活,如数家珍般向记者娓娓道来。“拿一个女式包来说,从一张皮料到成品,需要经过打版、下料、开料、打孔、缝线、封边、装饰、保养等步骤,其中,用边油打磨皮料的边缘是最费时的。做不好的时候也会急躁,我干脆就暂停,放空一下自己,等心情平复后再继续,直到完成最后一步。”

  对朱超而言,制作手工皮具是一种爱好,一门手艺,更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怀揣着一颗匠心沉浸其中时,他收获了难以言说的宁静和自由。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匠人气息,渗透在制作皮具的每一个环节。“看似款式并不复杂的一个包,由于每一步都是纯手工打造,即便每天投入七八个小时,也要一两个星期才能完工。”朱超介绍。

  

  记者注意到,朱超的工作桌上除了堆叠整齐的皮料和琳琅满目的工具外,还放着创可贴、止痛膏等药品。制作过程中,锋利的刀具划破手指是常有的事,而动辄三四小时的缝制时间,则让他的颈椎、腰椎落下了职业病。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朱超主要通过自己的微信号展示、售卖皮具,尽管工作室尚未给朱超带来可观的收入,但他仍乐在其中。

  在前不久举办的余姚就业创业交流大会暨创新创业成果展上,朱超制作的卡套、票夹、钱包等皮具受到了参展人员的一致好评。“在余姚,手工皮具制作相对是一个小众行业,知道它的人还不多。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走近皮具,了解皮具,大家一起感受手工艺的魅力。”朱超诚恳地说。

  

                                                                                                                                                                                                                                      编辑:俞冰

 

 

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