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朗霞街道天华村      余姚电商资源网整理

余姚市朗霞街道天华村办事处八角桥南48号  电话0574-62181216  邮编 315400


  天华村位于街道西部,距街道驻地8公里,在329国道南3公里,距沪杭甬高速公路18公里,离余姚市区15公里,以旧有“天华禅院”而得名。东接本街道熊家街村,南与马渚镇开元村相隔,西连泗门镇东蒲村,北毗天中村,余姚大通道穿越全村。全村区域面积约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65亩,18个村民小组,1467户4566人。
  村内有企业数十家,其中规模企业多家。 设党总支,下辖工业、农业、老龄三个党支部,176名党员。
    先后荣获第三届全国新农村电视艺术节“魅力新农村十佳乡村”、省文明村、省卫生村、省文化示范村、省巾帼示范村、省示范基层党校,宁波市全面小康村、宁波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宁波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余姚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余姚市五好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2019年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      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
首批浙江省善治示范村名单在内

 

让你不得不恋上天华!

 

回上页 

 

 

天华村: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2025-03-13    来源: 姚界客户端 记者 赵静

“这条沿河而建的长廊是我们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去年,村里对长廊进行了整修,还对沿线的景观进行了提升。”日前,走在景色宜人的滨水廊道,朗霞街道天华村党委书记汪杨坚表示,天华村正以打造乡村振兴的“新样板”为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近年来,天华村在党建引领下,着力推进村级经济建设、社会治理、文化繁荣和生态保护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荣获了浙江省和美乡村达标村、宁波市文艺赋能乡村、宁波市革命老区村、宁波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今年,该村将充分发掘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深入调研市场需求,积极探索适合本村的产业发展路径。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家园

道路宽敞整洁、河道水清岸绿、庭院错落有致……近年来,天华村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力争把道路、河道建成风景线,把村庄、片区建成景区,把庭院建成景点。去年,该村积极向上级争取创建项目,以项目创建带动村庄基础设施完善、修复、有机更新,结合“双富样板村”创建、“美丽庭院精品村”创建、“一事一议”项目等,对村内多条破损道路进行了维修和拓宽,对村级河道进行了砌坎及安装护栏,对村道两侧进行了整治,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优化了村民生活生产环境。

为进一步提升村庄的整体形象,天华村结合自然和文化特色,对村庄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杂物杂草,同时,在保留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对农房进行外立面改造,鼓励村民开展庭院绿化、美化。

整治后的南宅自然村一角。记者 赵静摄

“我们村是‘美丽庭院’精品村,尤其对南宅中心区域进行了重点整治。”村妇联主席胡晨晨介绍,南宅自然村有天华大舞台和五马山。天华大舞台是一个古色古香的环形建筑,还拥有占地3800多平方米的园林式广场。清代商人符学公的老宅五马山是市级重点古建筑,具有江南“徽派”建筑特色。

为激励村民积极投入到庭院整治中,天华村以“全民动员、人人参与”为抓手,抽出部分资金来奖励村民开展庭院绿化。其间,该村涌现了一批“美丽庭院示范带头人”,村民符松斌家就是“美丽庭院示范户”,他自己还获评“美丽庭院打造达人”。通过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如今,天华村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人居环境得到美化提升。

红色治理构筑和谐家园

高效的基层治理是乡村和谐发展的保障。天华村积极探索“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了以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通过建立6个网格和40个微网格,每个微网格至少安排1-2名党员,将全村划分为一个个精细的管理单元,由村党委书记担任组长,村“两委”成员、党员骨干为组员,统筹协调网格化管理工作。同时,明确网格长和网格员的职责,包括信息采集、矛盾调解、政策宣传、服务群众等;要求网格员定期走访村民,采集人口、房屋、土地等基础信息,建立网格化管理数据库,实现村内事务的动态管理。

“黄大妈,新一年的农村医保又要开始了,这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流程,你了解一下。”每当农村医保参保期到来,网格员总是向村民详细讲解农村医保与社保的参保流程、注意事项,帮助他们了解政策红利。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网格员还提供代办参保服务。天华村还组织网格员联系相关部门下村,开展便民与义诊活动,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还安排医生上门服务。

针对邻里土地纠纷、家庭矛盾等复杂的矛盾纠纷,天华村会组织召开村民议事会,邀请相关当事人、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共同参与讨论,寻求最佳解决方案。通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去年,该村成功化解了20余起矛盾纠纷,营造了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让乡村充满了温情与和谐。

发展产业激活集体经济

历史文化、古建文化、红色文化……凭借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天华村连续2年结合村晚,举行“在朗霞遇见中国年”系列年俗集市活动。去年,该村在上级部门与市文化特派员的支持与帮助下,新建了天华缴枪旧址陈列室,不仅助力乡村游发展,还极大地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为了传播中医文化,引入‘经营乡村’的创新理念,去年我们村以天华特色建筑、老街新巷以及文化衍生而来的国学养生文化为特色,在西街打造百草文化巷。”汪杨坚说,今年该村正与第三方运营团队展开深度对接,形成天华养生文化品牌。

谈起为何要打造百草文化巷,汪杨坚说,这与村名的由来有关。据传,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驻扎余姚境内,当时,姚北闹瘟疫,秦始皇接报后,派出御医前来巡察,造福百姓。百姓心怀感恩,称御医为天医,特建庙供奉。时至东汉未年,华佗云游民间也曾来到姚北,为民众除病消灾。百姓也将华佗之像供于庙中,与天医共享香火。因供奉天医、华陀,村落遂名为“天华”。

修缮后的天华长廊。记者 赵静摄

近年来,天华村开发建设了一系列乡村旅游项目,计划推出天华特色游线。如通过天华长廊(南段)将天华大舞台、符氏宗祠进行串联,打造天华“符”连万家线;通过天华长廊(北段)串联符锦惠烈士纪念馆、天华缴枪陈列室等形成党建红色游线及特色研学游线。

“我们村将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汪杨坚表示,今后,该村将以文兴旅、以旅助农,更好地实现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村民的增收致富。

 

来源:余姚新闻网

 

 

 

天华村女能手胡晨晨栽种的25亩桃林,年销售额逾15万元。20190306日新闻网

 

 

余姚天华村有颜值更有内涵

20221019

  “美丽家乡,我梦中的他。姚江流过多少春秋冬夏,符氏宗祠传承着文明密码,带你走进美丽天华……”听着《锦绣天华》的歌曲,记者于近日上午再一次走进朗霞街道天华村。

天华村的文化长廊

  天华村地处美丽的姚西北平原,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人文历史、革命圣迹于一体的旅游型村落。

  “我们把天华老街、天华禅院、天华祠堂、缴枪旧址、符氏宗祠这些古迹和游船码头、仿古新街景点、乡村大舞台及文化礼堂串联成旅游节点,打造成‘天华八景’。”天华村党委书记汪杨坚向记者介绍,村中有景,景中有村,着力展示有颜值有内涵的旅游特色乡村。

布局打造后的天华老街

  漫步在天华老街,一幅幅富有乡愁历史记忆小品的3D画迎面而来。有过年时小伙伴们一起在四合院里点火放鞭炮,有穿着民国年代服饰的妇女在河边浣洗,有姐弟俩围在放年糕片的炉子旁着急地等待着热乎的年糕片。其中有一幅,一个小女孩赤着脚坐在溪边的石头上,一旁还有一只小黄狗陪着她一起凝望远方,两只小白鹅围绕着她的双脚正在嬉戏。于恍惚中如同沉浸在那个场景的画面中。

  “我们邀请专业的设计团队,在村庄原有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村庄实际精心布局、打造节点。”汪杨坚说,“这里原先是废弃角落、荒废地块、脱落墙壁,经过大力改造后,现在呈现出不同美感的画面,极大地提升了村庄品质,吸引了不少周边群众前来参观游玩。”

  “我们村不仅仅是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同时也是省美丽庭院特色村。”汪杨坚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目前我们村有宁波市级“最美庭院”10余户,余姚市级“美丽庭院”精品户40余户、“美丽庭院”示范户400余户。

布局打造后的天华老街

  去年,根据上级妇联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天华村以全力开展“美丽庭院”提质升级行动为契机,以精品村创建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构建一幅乡村最美画卷!

  在具体创建过程中,天华村广泛发动党员和广大村民参与其中,在全村有重点、分批次推动环境整治和庭院绿化,充分发挥“美丽庭院示范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和“美丽庭院初心微课堂”的宣传动员作用,同时发动志愿者上门发放倡议书,并在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小组长、妇女联络员等各类骨干会议时加以宣传,在全村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一个村庄的“洁序美”是给人的第一印象,为此,天华村积极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营造洁美农村环境。结合“六清六净”、“一扫七治”等中心工作,组织巾帼志愿者每月一次开展以环境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改善提升村庄整体面貌;在志愿者的带动下,广大妇女、家庭积极参与其中,并为创建工作献力献策,有力推动了创建工作的开展。同时,发动妇女和家庭参加庭院小景、绿化美化等活动,提高美丽庭院建设质量和品位。

布局打造后的天华老街

  目前天华村不仅具有赏心悦目的“颜值”,还有直抵人心的“内涵”。村中处处洋溢着不同的“美”,随处可见“弘扬中华民族、传承中华美德,传家训、树家风、立家规”的标语与内容。而那条900米文化长廊,已成为村内一道靓丽的风景。在文明乡风的熏陶下,村里经常涌现出好人好事。今年7月份,就在文化长廊旁的直河里,六旬村民符忠铨勇救落水儿童的事迹,在当地广泛传播成为美谈。“我们村委会不仅向他送上了锦旗与慰问金,还号召村民们向他学习。”汪杨坚说。

  “我们村有着优良红色传统,不但要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好红色血脉。”汪杨坚说,“同时还要坚持做好未来规划,坚持计划先行,推动“一处美”、“环境美”、“外在美”、“一时美”向“发展美”、“内在美”、“持久美”、“全域美”转变,力争成为村美、民富、高质量发展的美丽乡村。”

 

                                                                                                                                                                                      编辑:夏丽霞

 

     
     
     
     

电商有关的介绍
 

(排列不分先后)

 
         
         
         
         
         
         
         


餐饮及农家乐信息

     
名称 业主 地址 联系方式 名称 业主 地址 联系方式
               
               
               
               
               
               
               
               
   

 

或者是关于旅游的主图再放一张

特殊商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