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7-18 来源:姚界客户端 记者 宋芳芳 编辑 徐坚 黄家埠镇吉锋阀门厂总经理沈才芬虽已年近60,却一心扑在事业上。作为私营企业经营者,她始终坚守“用质量守护消防安全”的理念,二十多年来一直在自己的行业里干得红红火火,同时,她还真情关爱员工,企业的员工队伍保持相对稳定,一些老员工已跟了她20多年。
沈才芬正在生产线上查看产品。记者 宋芳芳摄 这几天,沈才芬特别忙碌,由于合伙的一家上市公司要参加重要展会,作为配套单位,她得帮助准备样品、资料等。黄家埠镇素有“中国消防器材之乡”之称,1996年,沈才芬从零起步,在家乡回龙村创办了一家消防配件厂,从此在这个行业里一干就是20多年。 创业初期的日子里,沈才芬既是老板,又是师傅,辛苦可想而知,但奔着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目标,沈才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她说:“那时候生活苦,家里连个单独的房子都没有,所以总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自己的事业。最初的小企业一共只有3个人,我自己做师傅。印象最深的是刚开始连磨刀都不会,要找五金厂的师傅学习,白天自己学、练,晚上等师傅下班了就请他过来教。” 随着规模日渐壮大,企业的员工由开始的3个人发展到现在的40多人,经营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元化。如今,企业已形成了灭火阀、消防水带水枪、消防阀门、压力仪表、消防箱、消火栓等系列消防器材生产制造体系,年产阀门800万套,去年实现产值4000多万元。 消防器材直接关乎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容不得半点疏忽,这是沈才芬在创业初期就给她的团队提出的要求。沈才芬说:“作为消防产品,质量是第一要务。刚开始,我们是做阀门里的配件的,每只阀门里有10多种配件,每种配件都是我们自己生产,严格把关。”员工潘玲玲说,企业的品质把关是层层落实到人的,“只要产品出现一点小瑕疵的话,就会被发现并被筛选下来。而且每道工序都有相应的责任人,可以一道道地进行追溯。” 沈才芬表示,以质量求发展,同时做到发货及时,订单就基本稳了。深耕消防器材行业20多年,如今沈才芬的企业发展稳健,近几年还从内贸发展到外贸,业务范围扩大到韩国、匈牙利、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今年随着疫情影响的消退,订单比上一年增加了不少。 消防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的同时,沈才芬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帮扶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员工潘玲玲说:“沈总特别热心。我们员工有什么需要的话,她都会帮忙的。村里或者其他方面有需求的话,她也会出上一份力,有时候出资还挺大的。” 沈才芬用心用情地关爱员工,员工们对企业的感情也都特别深,企业就象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员工舒先云和王建峰已经在企业里工作了20多年。舒先云说:“我在这里做了20多年了。厂里的待遇比较好,从很早开始,养老金、医疗保险这些都帮我们交齐了,心里特别踏实。” 王建峰说,沈总就象自己的大姐一样:“以前我还没有结婚的时候,她还帮我找相亲对象什么的。在工作上就更不用说了,总是说,要是身体累了、吃不消了,就自己多休息休息,没关系的。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地照顾,让我有一种感激之情,我想一直把这样的情分延续下去……” 沈才芬说,虽然已经快60岁了,但自己身体还不错,相信还可以再干上几年,带着厂里的兄弟姐妹们再努力一把。今年是经济复苏之年,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紧跟市场需求变化,加大企业技改投入,做好产业转型升级,让企业发展得更好。沈才芬说:“之前疫情三年当中这么艰难,我们也拼搏过来了。当时就想着,一定要对这么多员工的家庭负责。他们在我们的企业工作,有些是夫妻工,也有姐妹一起的,基本上一户人家都托付给我了,所以我一直给自己打气加油,一定要坚持下去。我想,做人是要磨练意志的,如果没有意志,事情是做不成的。” 是呀,女企业家身上总有“柔”与“刚”的闪光点,沈才芬的身上也同样闪现着。虽然已是退休的年龄了,但她从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她带领着自己的团队,敢闯敢拼,吃苦耐劳,坚守着初心和使命。作为经济领域中的优秀女性,她努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着巾帼担当,诠释着别样芳华。
来源:余姚新闻网
|
回上层网页 直接回网站主页 报名升学历拿文凭 了解各种资格证书考试信息 回忆当年武汉抗疫大会战
赞助《余姚电商资源网》又名《余姚经济信息网》
可长期刊登:企业闲置设备转让、公司产品推广、人才招聘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