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能人|金春根:开心做竹椅 订单不用愁

2024-05-30     姚界客户端     记者 张云霞

在满是塑料椅、布艺椅、皮革椅的当下,是否有年轻人还记得儿时坐过的竹椅?那结实的感觉是否还留存在记忆中?如今,是否还会有年轻人能够耐心地琢磨那精细复杂的活计?近日,记者寻访了一位六旬“竹椅老人”。

金春根正在做竹椅。 记者 张云霞摄

61岁的金春根是梨洲街道金冠村村民,他和竹椅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一根根平常无比的毛竹,经他之手,变成了一把把既结实又美观的竹椅。45年来,他用一颗匠心传承非遗竹编,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幸福生活。

日前,记者走进金春根的竹椅制作工坊。这位双鬓斑白、身穿藏青色外套的老人,正拿着工具,专注地做着竹椅。屋里竹竿、竹片等原材料以及刀、锯子、凿子、竹尺等工具摆了一地,一旁还摆放着已经制作好的竹椅。

金春根是梨洲街道的“下山移民”,这几年住在振兴公寓。为了方便干活,他把居民楼一楼的车库改造成了一间工作室。“这些椅子是余姚一家企业定制的,已经做好了11把,还有3把要做,这两天我得抓紧时间做出来。”金春根指着工作室里摆放着的一批竹椅说。

谈及与竹椅结缘的事情,金春根脸上堆满了笑容。他说,他10多岁的时候去堂哥家里玩,堂哥家里新买了一把竹编的躺椅,那把漂亮的躺椅让他十分喜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候起,他就迷上了竹编产品。

16岁初中毕业后,他在生产队的竹编厂工作,做过竹扫帚、竹筐、竹篮等,接触了各式各样的竹编产品。后来,他离开竹编厂,开过拖拉机、跑过运输,但还是最钟爱做竹椅。“我表姐夫是做竹椅的,我做竹椅的手艺是跟他学的。”金春根说,学了一周后,他已基本学会了竹椅制作技艺。但一开始,他制作出来的竹椅质量不高,不够结实,有的部位会出现歪斜。吃苦肯干的他仔细琢磨,摸索了一段时间后,终于找着了门道,慢慢地,他制作竹椅的手艺越来越好,做出来的竹椅结实又美观。

“那时候,我会把做好的竹椅拿到村口卖,也经常骑着自行车载着10多把竹椅在余慈地区走村串巷地售卖。竹椅子很受欢迎,夏天坐在上面凉凉的,很舒服。”回忆往昔,金春根十分自豪。

“做竹椅子非常讲究技术性。为了产品美观,必须通过高温烘烤,把竹子弯曲成各种形状,这样生产出来的竹椅,结实耐用,而且用的时间越长越油亮。”他说,别看一把椅子全是竹子拼起来的,看起来造型简单,要制作得结结实实的可不简单。制作一把竹椅工艺复杂,需要经过挑选毛竹、烤制、晾晒、刮光等十几道工序……其中,单单一个破竹的工序就包括锯、刨、刮、锉等步骤。每一点小偏差,都会让椅子的质量大打折扣。

“做一把竹椅最起码要2个半小时,要用到圆凿、刨刀、砍刀等10多件工具。很多工具都陪伴我几十年了,用得很顺手,但工具也会老旧损坏,现在有的工具坏了以后就很难买到了,我都是到陆埠、梁弄等地的山村里花了很多心思寻来的。”金春根说,他们夫妇在金冠村有五六亩的山林种着毛竹,做竹椅所用的毛竹都来自自家的毛竹山。

竹椅因工艺不同,售价在60元至120元不等,金春根一年可制作、售卖竹椅1000多把。多年来,知道小区里有个手工匠人,居民们会找他来买竹椅,有的自己家用,有的给小娃娃做个小竹凳、小竹椅、小推车。此外,余慈地区的不少企业、农家乐、民宿也会慕名找来定制竹椅、竹桌、竹棚等,金春根笑称自己根本不愁订单。除了自己售卖,金春根还和余姚城区的一些竹艺家具店合作,扩大销售渠道。

“每做好一把椅子,我都觉得很满足、很开心,这辈子我就做竹椅,挺好的。”金春根说,做竹椅比出去打工强,很自由,自己想做多少就做多少。现在年纪大了,每天做竹椅比较辛苦,但只要身体还吃得消,他会一直坚守这门老手艺。

 

                                                                                                                                                                                                                        来源:余姚新闻网

 


 

回上层网页     直接回网站主页     报名升学历拿文凭     了解各种资格证书考试信息      回忆当年武汉抗疫大会战


赞助《余姚电商资源网》又名《余姚经济信息网》
可长期刊登:企业闲置设备转让、公司产品推广、人才招聘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