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宝香干:鲜美有嚼劲的“老味道”    余姚电商资源网 转载
 

  

来宝香干:鲜美有嚼劲的“老味道”

20220324

图为陈建忠正在将制作完成的香干装袋。 

  余姚新闻网讯  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用清水冲洗浸泡后的黄豆、磨浆、煮浆、滤浆、做豆腐、切块、包块、压榨、小火慢煮……陈建忠和妻子要忙活好几个小时,才能做出一锅锅香味诱人的“来宝香干”。

  “来宝香干”是临山的特色食品,创始至今已有50余年历史,对许多余姚人来说并不陌生。在食物品类如此丰富多样的今天,“来宝香干”因其传统独特的口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依然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来宝香干”采用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以本地产的“六月白”黄豆为原料,经过10多道工序精制而成,以其做工精细、口味独特、影响广泛而著称。早在2008年,“来宝香干”制作技艺就被列入了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生产“来宝香干”的市来一宝豆制品厂在2019年被评为“浙江省名特优食品作坊”。

  “我们两兄弟从小就跟着父亲学做香干。”52岁的陈建忠是“来宝香干”创始人陈来宝的小儿子,“二十几岁起,我就开始自己做香干了。”陈建忠说,近30年时间里,他传承的全部是父亲制作香干的技法,在香干保持原味的风味外,他们又结合市场需求,创新推出了牛肉味、鸡汁味、卤汁味、香辣味等。

  “我们基本上是订单式销售,顾客订多少,我们做多少,虽然是真空包装,但还是要保证香干的新鲜和口感。”陈建忠说,顾客除了上门到店里购买香干外,他们平时也将“来宝香干”供应给临山及余姚的农副产品展销店。每年的秋冬季节,是“来宝香干”的生产旺季,陈建忠夫妇俩多的时候一天要制作近300公斤香干。

  “阿拉临山的来宝香干和菜市场里卖的香干有点不一样,菜市场的香干是比较松软的,阿拉来宝香干的一个特点就是有点偏硬,吃起来更香、更有嚼劲,回味无穷,是一种休闲食品,而且阿拉的香干不添加防腐剂和食用色素,非常健康,虽然现在市面上吃的食物五花八门、数不胜数,但喜欢吃阿拉来宝香干的,还是大有人在。”陈建忠自豪地介绍,除了散卖的香干,他们还推出了独立真空包装和礼盒装,最经典的还是那个红蓝搭配的老包装。“20多年过去了,我们一直沿用这个包装,消费者也最信赖这个包装。”陈建忠笑着说,之前他们曾对这一包装进行重新设计,让其时尚年轻些,但不少消费者“不买账”,甚至认为是“假货”,这让他们哭笑不得。“虽然这个包装看起来有些‘老土’,但消费者认准了这个包装,我们也不打算在外包装上创新了,唯有继续坚守匠心,做好每一块香干。”陈建忠说。

  从事豆腐行业历来是个辛苦活。“以前农村里有句老话,叫‘世上活路三行苦,撑船打铁磨豆腐’。”陈建忠的妻子戚亚军对记者说,她和丈夫每天要从早上5点半忙到晚上6点,做香干的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把关,容不得半点马虎。“除了磨豆浆和真空包装用到机器外,其他步骤全部要手工完成,是个体力活,光香干成形后,煮香干就要煮上四五遍,这样香干才更入味、更有韧劲。”戚亚军说。

  “做香干虽然辛苦,但有那么多人爱吃我们的来宝香干,又能把这份手艺一直传承下去,我们心里很有自豪感和成就感!”陈建忠笑着说。

  

                                                                                                                                                                           编辑:唐赛男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