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绿蔬菜”集约化赋能菜稻轮作好“丰”景 2024-05-23 09:35 姚界客户端 记者 赵晓晨 这段时间,位于泗门镇的市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基地里,记者看到了集约化生产模式带来的繁荣场景:西兰花迎来收获季,一箱箱西兰花正有序装车发往各地的市场;不远处的早稻田里,无人机正在施肥洒药……合作社负责人秦伟杰说:“机械化种菜提高了生产效率,菜稻轮作又实现了农田产出效益和粮食保障‘两手抓’。”
秦伟杰正在查看西兰花的长势。 记者 赵晓晨摄 市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门从事出口蔬菜种植和集约化育苗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023年,该合作社实现蔬菜总产量1.1万吨,托育秧苗7000万株,销售额5500万元。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市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科技生产水平也不断提高。蔬菜集约化育苗、喷滴灌应用、冷库保鲜储存、毛豆机械化采摘……这些先进技术在市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落地生根,不仅提高了合作社的生产效率,也让当地群众走上了节本增效的致富道路。 每年西兰花育苗时节,周边农户便会提早向市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预订。问及原因,农户们说:“合作社提供的种苗品质好,还能给我们送到田间地头,比起我们自己育苗,这样的集中育苗既高效又便捷。”多年来,市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不断探索集约化育苗新技术,并于去年实施了西兰花优质高效栽培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更新了育苗大棚的遮阳网、喷滴灌等设施,实现了工厂化育苗。 为提高产量、品质和效益,合作社积极与上级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西兰花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把优良品种、健壮秧苗在销往杭州萧山、绍兴上虞、慈溪等周边区(县、市)的同时,更给当地的农户带去了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让西兰花的优良品种和高效生产技术在各地生根发芽。市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工厂化育苗有力保证了西兰花苗的质量,满足了农户的种植需求,还大大节约了农户的种植成本。如今,合作社的50亩育苗基地每年培育的西兰花优质秧苗可供2万余亩田地种植,可为农户节省成本近600万元。此外,通过实施省级西兰花标准化试点项目等科技项目,促进优良品种和集约化育苗、配方施肥等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应用,西兰花亩产可达1500公斤以上,帮助农户增产增收10%左右。 科技促进了节本增收,共享冷库则进一步保障了农户的收益。余姚本地的西兰花采收期从每年的11月开始一直要持续到来年的3月初。扎堆上市的新鲜西兰花由于上市时间集中、量大,往往卖不上好价钱。这时候,市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5000多立方米的冷库派上了大用场。秦伟杰说:“冷库保障了西兰花的新鲜度,延长了销售期,避免扎堆上市导致滞销损害农户的利益。”当地农户不仅能免费共享市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冷库,秦伟杰还会帮助大家寻找销路,为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为保障粮食面积和产量,实现持续增收,市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还着力从“钱粮双丰收”上下手,探索出了菜稻轮作新模式。西兰花的种植时间为第一年的9月到10月上旬至次年3月初,而早稻的生长周期在4月至7月,这为两种作物轮作提供了先天条件。市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便将“早稻+西兰花”的菜稻轮作模式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来,秦伟杰说:“以往我们采用‘毛豆+西兰花’的模式,现如今,在政府部门的大力引导下,农户们纷纷认识到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种早稻的积极性大大提升,所以推行‘早稻+西兰花’的模式是我们尝试转型的一个新探索。”2022年以来,市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应用菜稻轮作模式1000余亩,实现亩产值近7000元。 接下来,市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还将继续推广菜稻轮作模式,向农户提供优质秧苗,并将更多的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到田间地头,助力更多农户共同富裕。
来源:余姚新闻网
|
回上层网页 直接回网站主页 报名升学历拿文凭 了解各种资格证书考试信息 回忆当年悲壮的武汉抗疫
赞助《余姚电商资源网》又名《余姚经济信息网》
可长期刊登:企业闲置设备转让、公司产品推广、人才招聘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