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笋热销!铺就村民增收“绿色路”

2024-04-11   记者俞丽丹

春天万物复苏,正值春笋的丰产期,兰江街道冯村作为我市优质竹笋的产地之一,其“黄泥拱”春笋因爽脆滑嫩、鲜中带甜的口感,成了市民尝春鲜的第一选择。不少市民纷纷前往冯村采购春笋,春笋的热销为村民们铺就了这条竹林间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冯村山林资源丰富,现有竹山3500亩。漫山的竹林长势茂盛,村民挑着一篮篮满载的春笋下山,准备售卖。想要吃到最鲜的笋,首先得学会找笋、挖笋。竹林中,村民赵士员正在挖笋。“像这里泥土有点拱起来了,一般下面有笋,惊蛰时节就可以开始挖笋了。我们这里的都是‘黄泥拱’笋,口感鲜甜。”今年73岁的赵士员是挖笋的老行家,他向记者介绍找笋的法宝,根据竹根的走向判断出竹笋的位置,通过泥土微拱的裂缝找到笋的藏匿之处,用锄头清理掉上面的泥土,把周围的泥土挖松,手起锄落,一会儿,一颗个头饱满的笋就破土而出了。

“这几天每天都早起上山挖笋,再挑到村里的市场卖掉。春笋一天一个价格,一年的收入大多在这个季节了。”赵士员说,他家有五亩多竹林,他和老伴一起打理,每年春笋上市季,都是他们最忙最累也是最有盼头的时候。在惊蛰到清明期间,他们每天能挖200多公斤春笋,拿到山下基本都可以卖完,仅靠卖春笋便可增收2万多元。为了将新鲜的春笋及时送到顾客手里,赵老伯将挖好的春笋进行削根后再装进篮子,挑到春笋临时交易市场进行售卖。

冯村的春笋临时交易市场设在村委前村道两侧的空地上,摊位前聚满了前来选购春笋的市民,不少笋农一边手脚麻利地给春笋过秤,一边热情地吆喝着卖笋。许多市民都是趁着冯村笋鲜甜时,过来“囤”点,和家人一起分享春天的美食。

据了解,冯村有500多户村民,每家每户都有竹山。每年春季,竹笋和笋干菜可以为每户带来1.5万元到2万元的收入。每年年初,该村都会把笋的产销各项工作列入村务议程,进行重点商讨与计划,从竹笋种植、销售、笋干及笋干菜加工等环节入手,协助提高村民收入。

 

                                                                                                                                                                                                         来源:余姚新闻网

 

 

 

回上层网页     直接回网站主页     报名升学历拿文凭     了解各种资格证书考试信息      回忆当年悲壮的武汉抗疫


赞助《余姚电商资源网》又名《余姚经济信息网》
可长期刊登:企业闲置设备转让、公司产品推广、人才招聘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