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种子处理和秧田、直播田化学除草技术意见

 

 

        春播育秧工作即将开始,为保障早稻稳产高产,必须切实做好早稻种子处理和秧田、直播田化学除草工作,控制恶苗病等种传病害及杂草的发生为害。

一、早稻种子处理

可选用11%氟环•咯•精甲100毫升加水600-700毫升制成药浆后拌25公斤稻种,均匀搅拌晾干后,机插秧盘可直接干籽播种,后期必须保持基质湿润,直播田拌匀晾干后常规清水浸种催芽;也可选用4.23%甲霜•种菌唑400-500倍液或者25%氰烯菌酯+25%咪鲜胺2000倍液(即25%氰烯菌酯和25%咪鲜胺各1毫升加水2公斤,恶苗病带菌率高的稻种可适当提高咪鲜胺的浓度)浸种,先搅拌均匀形成药液后,再浸入干种子搅拌均匀,捞去上浮瘪谷,并遮阳避光,浸足48小时,捞起沥干后直接催芽、播种。直播田浸种时每5公斤种子加1-270%吡虫啉浸种。

鸟害重的地方,可在催芽后播种前,每5公斤稻种拌35%丁硫克百威的干拌剂20克,拌种前必须保持谷种表面湿润,然后来回翻动,充分拌匀,再播种。35%丁硫克百威属中等毒性杀虫剂,对家禽仍有一定的毒性,播种后要防止鸡鸭等家禽进入秧田,以免发生中毒死亡事件。

二、秧田、直播田化学除草

1、土壤封闭

30%丙草胺(含安全剂)100毫升 + 10%苄嘧磺隆15/亩;或40%苄嘧•丙草胺45-60/亩。适宜早稻直播田,催芽播种后第2-4天用药,加水45公斤均匀喷雾,喷药时秧板要平整不积水,喷药后保持秧沟有水,秧板湿润。

2、茎叶处理

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或五氟•氰氟草:稗草2-3叶期(约播后15-30天),排干水后亩用2.5%五氟磺草胺50-60毫升 + 10%氰氟草酯60毫升或者17%五氟•氰氟草适量,加水45公斤均匀喷雾,药后24小时复水,并保持5-7天。对前期失治或稗草仍较多的田块,可根据稗草草龄适当增加用药量进行补治,阔叶草较多的田块再加48%灭草松100毫升/亩。

                                                                                                      

                                                                                                                                                                                           农业农村局     2025- 03- 11

 

 

 

切实抓好小麦赤霉病的预防工作

 

赤霉病是小麦穗期的重要病害,属于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具有爆发性、间歇性的特点,其发生程度主要取决于穗期的气候条件,如遇小麦抽穗至扬花期气温高、雨水多或者潮湿多雾的天气,将十分有利于赤霉病发生和流行,应以预防为主。当前,我市部分早播小麦即将进入抽穗扬花期,如果气候条件适合,极易引起小麦赤霉病流行,各地应引起重视,坚持“看天打药”,切实做好小麦赤霉病的预防工作。

防治意见

防治策略:预防小麦赤霉病,兼治蚜虫。

防治时间:做到“见花打药”、“看天打药”,即小麦开始扬花时抢晴用药,如遇连续阴雨天气需间隔7天左右防治一次赤霉病,连防2-3次。

防治药剂:

20%氟唑菌酰羟胺60毫升或40%丙硫菌唑•戊唑醇40毫升/亩,加水30-45公斤均匀喷雾,兼治白粉病。

小麦后期易遭蚜虫危害,特别是生长嫩绿的小麦,虫量高的田块可加入70%吡虫啉4/亩。

 

                     农业农村局    20250324

 

 

 

 

 

切实做好灌水杀蛹工作,压低一代二化螟发生基数的病虫防治意见

 

       近年来水稻二化螟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由于缺乏高效对口的替代药剂,防治难度越来越大,二化螟危害越来越重,特别是单双季混栽区,发生尤为严重,一代二化螟已经连续多年大发生,对水稻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据本站41日阳明、马渚、朗霞等地剥查,今年二化螟稻桩越冬平均虫量为15953/亩(去年为8379/亩,前年为11707/亩),个别田块残留虫量高达30300/亩,预计今年一代二化螟局部大发生,各地应引起重视,切实抓好防控工作。当前,早稻育秧已经开始,冬闲田陆续翻耕,具体可采用以下措施降低二化螟发生基数:

 

一、灌水杀蛹:利用二化螟的生物习性,在它化蛹气孔开放状态下,灌水将其杀死,从源头上大大减少二化螟的越冬虫量,减轻对水稻的危害。在越冬二化螟化蛹高峰期(4月中下旬-5月上旬),对冬闲田进行翻耕,将残留稻桩、稻草翻入土中,并灌水淹没,保持7-10天,杀灭越冬代虫蛹,降低虫口基数。

 

二、性信息素诱杀: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二化螟性信息素诱杀越冬代成虫,需100亩以上连片使用,平均每亩设1个诱捕器,每个诱捕器间距20-30米,采用外密内疏的布局,诱捕器放置高度为底部高于地面50-80厘米,放置时间为越冬代二化螟羽化始期(4月上旬)。

 

三、种植诱虫植物和显花植物: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机耕路两侧种植香根草,诱集二化螟产卵,以减少对水稻的危害,同时田埂可种植芝麻、大豆等显花植物,为天敌提供食料和栖境,提高二化螟天敌数量。

 

市农业农村局    20250410

 

 

                                                                                                     

 

回上层网页     直接回网站主页     报名升学历拿文凭     了解各种资格证书考试信息      回忆当年悲壮的武汉抗疫


赞助《余姚电商资源网》又名《余姚经济信息网》
可长期刊登:企业闲置设备转让、公司产品推广、人才招聘等信息